科技企业业绩亮眼 引外资机构频频注目_财富

  • 时间:
  • 浏览:15
  • 来源:虚拟货币资讯

从量子通信的突破到人工智能的领先,科技不仅推动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,更深刻地影响着国家间的竞争格局。资本市场具有分担创新风险、促进创新资本形成、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功能,能够为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优质科技企业带来更多源头活水,让投资者更好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。

截至4月14日,A股有1474家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,其中1272家盈利,具有创新研发属性的硬科技企业业绩亮眼,一些外资机构纷纷看好科技企业后市。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武超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我国的科技产业近几年成绩斐然,科技公司展现出强大实力,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,中国的创新投入产生了显著溢出效应,也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。

今年以来,中国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DeepSeek以其开源、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特性,在全球科技领域掀起了一场科技创新风暴,且科技之风刮到资本市场,体现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方面,尤为亮眼。

Wind统计显示,截至4月13日,电子行业(申万一级)已有24家公司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,其中23家公司预期业绩向好,预喜率高达96%。

如“芯片测试探针第一股”和林微纳预计一季度净利润达到2700万元,实现扭亏为盈,公司主要受益于客户高毛利产品销售占比的提升,以及销售规模扩大带来的成本优势。又如泰凌微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3500万元,同比扭亏为盈,泰凌微表示,这是公司取得的历史上最好的一季度财务表现,销售额和净利润均创下一季度数据的历史新高。

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政策、市场环境等因素的支持。“我国的科技产业发展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。”武超则指出。

尤其在近期关税冲突级别提升的背景下,我国对冲政策储备足、空间大,并且在新一轮人工智能科技产业革命浪潮中处于领先水平。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忠云表示,近期全球市场大幅波动,但中国股市相对平稳,说明我国经济所处周期位置有利,提振消费、化债、地产托底等稳增长政策多管齐下,科技和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动能,资金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,中国资产成为了资金新选择。

德意志银行称,2025年将成为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。高盛预计,若中国在基础技术自主创新及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取得进展,科技企业盈利有望提升。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指出,中国正处于科技转型期,新质生产力仍是政策重点,因此中长期看好中国科技股后市的表现。

A股回购增持潮继续 合力共筑市场“信心墙”

A股回购增持潮继续 合力共筑市场“信心墙”

猜你喜欢

财富_持续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迈瑞医疗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将超76亿元

持续与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迈瑞医疗2024年度累计现金分红总额将超76亿元

2025-04-30

虚拟交易_剑桥科技递表港交所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

剑桥科技递表港交所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

2025-04-30

大医集团递交上市申请 为放射外科解决方案领先企业_加密货币

大医集团递交上市申请 为放射外科解决方案领先企业

2025-04-30

北交所再添创新融资案例 威博液压拟发行1亿元定向可转债_虚拟交易

北交所再添创新融资案例 威博液压拟发行1亿元定向可转债

2025-04-29

轨交设备企业业绩喜人 加速布局新兴业务_区块链交易平台

轨交设备企业业绩喜人 加速布局新兴业务

2025-04-29